「寧願學生在我身上試劃二十刀,也不願見到學生將來畢業當醫生時,在病患身上劃錯一刀。」醫學是研究人類自身的學問,大體解剖學則是醫學生窺探醫學堂奧的第一步,然而過去醫學教育以情感抽離方式進行,對大體缺乏發乎內心的尊重,志願捐贈遺體者也極其有限。慈濟醫學教育自成立之初,便以正面的態度、光明清淨的環境,為解剖學注入人文精神。在證嚴法師提倡下,登記志願捐贈大體者超過兩萬九千八百名,已使用四百五十多名,實施病理解剖亦達三百一十四位。在教育精神上,慈濟也打破成規,要求醫學生認識大體老師的生平、拜訪家屬,投入個人感情以深化對生命的尊重。並舉行莊嚴隆重的「大體老師啟用典禮」與「大體老師感恩追思會」,以尊敬逝者、.....
[更多]
本書回歸「戲曲」本質-即戲曲具有抒情與敘事結合的特質,拈出自元迄今之具代表性劇作進行深度探討;全書皆聚焦於戲曲中抒情美典、敘事美典、表演美典中的交融、呈現,以及抒情與敘事間的擺盪與對話。討論範疇包含,(一)戲曲理論;(二)劇本:元雜劇(關漢卿、馬致遠)、明傳奇(湯顯祖、吳炳)、清傳奇(孔尚任)、京戲(田漢、王安祈)、崑曲小劇場(2/1 Q);(三)演出:崑曲(傳統、創新、實驗)、京戲(傳統與創新,梅蘭芳、魏海敏)等。既探索戲曲美學本質,及其與文化藝術之間的關連,亦深入思考戲曲創發新典範時檢擇趨避的原則...
[更多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