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是亞太區重要的知識產權中心,憑著健全的法律及知識產權保障制度、多元化的融資服務,以及其國際仲裁中心地位,一直擔當世界貿易樞紐的角色,為本地科研機構締造有利的經營環境。
本地科研企業Ximplar便是其中一個成功例子。Ximplar執行董事李沛鏜與中文大學耳鼻喉專科權威尹懷信教授(Andrew Van Hasselt)帶領的醫療專家團隊合作,共同研發出「聽優TM」(ACEHearing™)技術,以日常電子裝置,如智能手機,幫助有聽力問題人士改善聽力。
李沛鏜表示:「全球約有38%人士有不同程度的聽覺毛病。過往我們大多會去醫院做檢查,可能要輪候9個月至兩年,才能配得合適的助聽器;但當『聽優™』推出後,用家可自行利用已安裝『聽優™』技術的日常電子裝置,自我進行聽力測試。」臨床實驗證明,在寧靜的環境測試不多於5分鐘,程式便可量度出使用者的聽力狀況,精確度與醫院的測試接近。
聽力檢測技術並非新發明,但「聽優™」結合自動改善聲音功能,並可以應用於智能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上,卻是全球首創。用者測試聽力後,「聽優™」可透過自動校準功能,把外界的聲音以及手機本身產生的聲音,如音樂,轉化為適合聽者的音頻,換言之,手機可隨時變身成為聽力測試及聲音改善系統。
難怪「聽優™」榮獲本年度《華爾街日報》頒發的「亞洲創新獎」銅獎及最受觀眾歡迎獎。Ximplar已將這項「港產」技術的專利使用權頒授予一家知識產權仲介機構,「聽優™」即將衝出香港,進軍國際市場。
李沛鏜說,「聽優™」的技術除改善用者生活質素外,也間接緩解家人照顧聽力問題人士的壓力。「弱聽老人一般聽不到高音,身邊的人說話需大聲及重複叫嚷,在生活中每每做成許多不便。『聽優™』雖並非取代傳統助聽器,但把技術轉移到手機使用,既方便用家,也能節省金錢。」
以技術專利拓展國際市場
「聽優™」稍後將正式推出市場。為接觸更多國際電訊公司和手機製造商,早前Ximplar將技術專利使用權頒授予一家知識產權仲介機構,希望借助對方的知名度及國際網絡,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,並計劃將技術推廣至其他應用領域,包括平板電腦、MP3音樂播放器,甚至網路交換及伺服器等。
李沛鏜說:「聽覺有問題的人士即使自知有此毛病,也不一定認為需要或喜歡配戴助聽器,一方面是感覺不舒服,尤其接聽電話時有很多雜聲,其次是外型不甚美觀,也有些人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有聽力問題。這種技術應用在智能手機,與一般人使用手機無異,也帶點潮流色彩,不會有抗拒感。」他正與手機廠商洽商,希望把「聽優™」內置於手機銷售。
本港知識產權貿易平台助中小企覓商機
李沛鏜在美國矽谷從事科研十多年,卻毅然回流香港創業,他說,全因香港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。「香港科研的環境充滿朝氣與活力,政府為科研企業提供很好的配套。香港吸引人的地方,是處事靈活,速度快,人才質素高,大有發展成為矽谷的基本條件。香港是外向型經濟,有利吸引海外投資者,更重要的是,香港尊重知識產權,這個知識產權貿易平台,有助我實現多年的夢想。」
他續說:「儘管近年新加坡、杭州等科技園也提供不少優惠措施,但始終只是一個誘因,對我來說不是創業的主要考慮因素。只有在香港這個環境下,才可開發出理想產品。」李沛鏜深信,只有香港才可刷亮產品的「金漆招牌」。
「香港這個知識產權貿易平台,讓更多海外買家了解我們的產品及市場定位,對我們這種中小企開拓國際市場尤為重要。而申請專利對科研企業來說,更是不可或缺。一方面可保障發明免遭侵權,另一方面也吸引更多投資者,大型電子企業把投資重點轉移到知識產權已是大勢所趨。」
談到未來發展計劃,李沛鏜說,將繼續優化「聽優™」各項技術,除希望產品獲市場認同,也想藉此鼓勵和啟發業界繼續探索前行。回想研發初期也碰過不少困難,李沛鏜認為,創業者必須有決心。「創作『概念』其實很便宜,或許前人也曾想過,問題是,真正付諸實行的人不多,因此創業者必須有一份堅持和破格創新的決心。」